桶後越嶺、哈盆古道(95.12.22~23

95.06.24 卡內莫基步道(哈盤古道之一段),44人參加。網路相簿

95.07.07 烏來風景特定區,5人參加。 網路相簿

 

主辦單位:嘉義市登山協會(TEL:05-2865905

※報名地點:嘉義市興業西路125號 結交世界精品店TEL:05-2364495

活動日期:951222~23日(星期五、六)

※活動費用:會員2,600元,山友2,700元(含中型車車資、保險、餐宿,12/22中餐請自理)

預計人數:20人(先登記,十月底前通知報名繳費)

集合地點:嘉義市興業東路市立游泳池南側

集合時間:出發當天上午05:30

※報名期限:出發前二天或額滿

※活動歸類:休閒健行路線

※必帶裝備溯溪鞋(或橡膠底鞋)、頭燈(或手電筒)、身份證、個人裝備等

※預計行程:本路線屬於勘查性質,參加人員請協同作業。

第一日 約步行十二公里,小時

嘉義(05:30)- 中山高 - 台中朝馬車站(06:50)- 二高石碇接五高 - 雪山隧道(08:45~09:15)- 礁溪接192縣道至龍潭09:30)- 小礁溪登山口(10:00)- 桶後越嶺古道至桶後(10:00~15:00)- 「人間天堂」桶後溪泡腳(15:00~16:00)- 車行十三公里桶後林道至烏來 - 夜宿烏來福山村(17:00,晚餐,宿)

第二日 約步行十三公里,六小時(波露溪須涉溪橫過)

福山村(05:30)- 福山一號橋(05:45)- 哈盆越嶺道福山端入口(06:00)- 波露溪(08:00)- 露門溪(09:30,折返點)- 卡內莫基登山步道(12:00)- 福山村(12:30~14:00,午餐)- 嘉義(19:00

※活動特色:

桶後越嶺古道又稱作桶後古道(一稱桶后古道)台北縣烏來鄉宜蘭縣礁溪鄉的一條越嶺古道,烏來山區三大古道(桶後越嶺古道、哈盆越嶺古道、福巴越嶺古道)桶後越嶺古道是早期泰雅族雪山山脈地區北上打獵遷移走出的路徑光緒年間烏來設制防蕃屯所,該路線重要性增加到日本時代為了伐木以及便於統治原住民進一步把小山徑開成越嶺道路成為山建行的熱門路線桶後越嶺古道西起於烏來鄉孝義村其中孝義至桶後段為桶後林道,為產業道路經過桶後村後為桶後越嶺道向東溯桶後溪兩岸而上經林務局烏來招待所及桶後吊橋後進入小徑多次涉越桶後溪後小礁溪山洪爐地山之間的鞍部(海拔1,166公尺)穿越雪山山脈到宜蘭縣,抵礁溪鄉小礁溪。全長約12公里步行約需五小時。

曾有山友形容桶後是「人間天堂」。不至桶后,不知台北溪流之美。桶后溪天生麗質,水流清澈。桶在烏來鄉孝義村。自台北開車至新店,新店至烏來。烏來至孝義,約五公里;途經烏玉檢查所,須停車辦理入山證。自孝義起,為桶林道,約十三公里,林道前鋪水泥,後鋪柏油路,路況尚佳,但車道狹窄,僅容會車而已。這條林道始闢於日據時期,為造林目的而興建,曾設有搬運木材的台車。光復後,台車拆除,原路基改供車輛行駛。桶林道循著山腰彎繞而行,漸入深山,景觀愈原始,林道公路與桶溪上游溪畔漸貼近,時可見清澈溪流淺灘。沿溪則有攔沙壩阻隔溪水,形成一幕幕水簾瀑布。溪谷兩岸則見巍山峻嶺,途中路旁有一桶瀑布,高約四層樓,瀑布自懸崖奔盪而下。 林道9.5公里處,桶溪在此以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形成極美的白色沙洲,淺淺溪底細小礫石,在陽光下,石光閃耀,清澈晶瑩。此處向來被山友視為是桶溪必拍景點之一。若非溪岸林間數頂帳蓬旁升起裊裊輕煙,又有遊客嬉戲其間,這景象,恐怕會讓人真以為天堂到了。

哈盆 泰雅話,其意為兩條河流交匯之處,位於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和宜蘭縣員山鄉的交界處哈盆古道全長約30公里,是日據時代巡防道及義勇路,現已成熱門健行越嶺路線。哈盆是台灣地區少數保有低海拔原始闊葉林林相的區域蘊藏豐富動、植物資源原是泰雅族的一個部落及其獵場,為保護重要原始闊葉林,避免人為破壞,農委會在75年將該區設置為「哈盆自然保留區」,由林業試驗所福山分所管理。哈盆周圍山脈以雪山山脈主、支稜環抱而成,南勢溪上游的哈盆溪與蘭陽溪上游的粗坑溪分別貫穿哈盆左右兩翼,溪流緩和,深不及膝,河床多石。哈盆溪素有「台灣亞馬遜河」之稱, 是南勢溪上游的一條小支流,水溫範圍在15.8℃21℃之間,是魚類、水生無脊椎動物的生息環境 所以螞蝗特多,也吸引了許多哺乳類。

哈盆古道 是一條夢幻路線,相信走過的人都會懷念不已。 這條歷史古道位於烏來鄉福山村,為泰雅族昔日的狩獵小徑。因為地處僻遠,所以保持著原始豐富的森林面貌,溪流未遭汙染,南勢溪上游溪流清澈,令人驚艷。 哈盆古道沿著南勢溪上游山腰而行,連接烏來福山村與宜蘭員山鄉之間。自福山村出發,途經波露溪、露門溪等支流,終點為哈盆自然生態保護區的「福山植物園」。保護區管制極嚴格,未申請入園者,必遭驅離。故一般走哈盆古道,均由福山村入山,原路來回。雖然來回路程頗長,但哈盆古道彎繞於山腰,路況良好,平坦易行,又數次越溪,有沁涼溪水可沖涼休憩,路雖遙,負擔輕,一向是登山者所喜愛的路線。古道沿途,綠意盎然,蟲鳴蟬響,溪水沁涼,四季皆適行走。